
近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公布了全省“高效办成一件事”暨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泰山区提报的“构建一体化专利纠纷行政裁决体系助力知识产权保护提质增效”、泰山景区提报的“建设‘无证明景区’‘放心消费景区’打造全流程贴心便捷文旅服务新模式”入选优秀案例。
泰山区:构建一体化专利纠纷行政裁决体系助力知识产权保护提质增效
面对专利侵权和滥用专利权等违法行为,泰山区以联动、快办为工作切入点,创新“点、线、面”工作法,推动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落地生根”,以其效率高、成本低、专业性强、程序简便的优势,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提质增效,构建起泰山区优化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生态圈”。自推广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以来,先后办结商标侵权案件37件、假冒专利案件9件、地理标志侵权案件2件。
一是“点上”设立专项窗口,畅通受理新渠道。在12个基层市场监管所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和专项窗口,充分发挥基层所与辖区内企业联系紧密的“前沿岗哨”优势,推动线索摸排、纠纷化解、案件办理端口前移,做实做细现场调查、固定证据、文书送达等基础性工作,第一时间受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宣传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快捷、专业等优势,展示典型案例,引导申请人主动选择行政裁决。利用纠纷调解员、行业协会专家等多元治理力量,化解纠纷18起。实地走访专利密集型企业30余家、外资企业8家,排查商标类线索23件、专利类线索3件。引入公证人员,借助专业力量参与案件调解7次。
二是“线上”打造工作站点,强化维权新支撑。在产业园区成立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工作站,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智能机器人产业链等知识产权纠纷高发、多发的企业集群。在龙头企业设立2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工作站,全流程引入行政裁决告知制度,通过龙头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产业企业宣传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优势,覆盖生物医药和纺织服装产业链全链条企业,及时收集获取企业的纠纷线索。设立中国(泰安)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分中心,聘请技术调查官,发挥专业机构、专业力量优势,出具相关鉴定意见,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保驾护航。目前已组建起多达50人的专业团队,高效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提升办案质量,专利行政裁决案件分别入选2023年度全省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案卷评查优秀文书和典型案例。
三是“面上”构建工作格局体系,优化审理新模式。通过联动上级、覆盖全区,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大格局。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审无效部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与行政确权联合审理,同步案件审理标准,提高审理效率,办结3例远程联合审理案件,作出行政裁决决定平均周期约2个月,比法律诉讼途径时限压缩2/3。邀请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专家入企座谈,精心指导我区3家外贸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防范海外知识产权风险。落实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全流程引入行政裁决告知制度,覆盖所有行政执法、司法、法院、公安等涉及知识产权执法的部门,联合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宣传工作。
泰山景区:建设‘无证明景区’‘放心消费景区’打造全流程贴心便捷文旅服务新模式
2023年,泰山景区围绕旅游环境优化提升工作,创新推行经营主体信用评价管理,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在泰山”创建,聚焦食品安全、价格监管、消费维权、服务质量等游客关注的重点环节,源头解决旅游消费领域失信经营、不文明服务问题,构建起“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旅游景区经营秩序管理新机制。2023年,泰山景区创历史记录862万人进山,消费价格平稳,消费投诉数量持续下降,市场秩序、旅游消费环境不断向好。
信用评价管理由泰山景区分局牵头,泰山景区管委会15个部门单位共同参与,通过收集经营主体的文明诚信经营、日常监管、消费投诉、媒体曝光等信用信息进行综合评定并完成信用评价。目前,已完成首批登山盘道两侧143家经营主体信用评价工作,评定结果通过景区官方网站、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公示公开,并在经营业户显著位置悬挂张贴信用等级公示牌。对信用评价等级高的经营主体,采取减少检查频次、优先推荐放心消费先进单位等激励措施。对信用评价较差(C级)的经营主体进行公开曝光,并纳入重点监管名单,情节严重的采取停业整顿、取消经营资格等措施。《信用山东》《新华财经》等媒体报道了相关做法。通过对经营主体实行信用评价管理,引导业户自律、诚信经营,切身感受到“信用好经营有利、信用差监管有力”,全力营造了更加安全放心的旅游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