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安全生产“八抓”20 项创新举措
发布日期:2023-08-24 10:42 浏览次数:


一抓教育培训。全面深入开展全员培训,覆盖到全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岗位,覆盖到所有单位的所有相关人员。

一是着力培育安全文化。倡导和弘扬“安全是最大的经济效益”“严格的安全监督是对企业最大的支持”“质疑保守”等理念,通过有力有效的教育培训,转化为每个人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贯穿到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各方面。二是着力抓好警示教育。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以反面警示教育为主,把相关事故案例汇编成册,通过警示片、事故现场会、现身说法等方式,让所有人员受到警醒,筑牢思想防线。对同行业、同领域发生的事故,要汲取教训、引以为戒、举一反三,有针对性查找解决隐患漏洞。

二抓制度完善。加快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一是完善法规标准。要把国家的各项要求全部细化,借鉴全国各省(区、市)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我省实际,尽快研究出一系列加强风险防控和安全生产的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制度措施。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定或修订安全基本规范。二是完善责任清单。建立覆盖政府、部门、各行业领域市场主体的责任清单制度,健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体系。抓好安全职责任务的细化分解,形成“明确责任、落实责任、追究责任”的工作链条,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保障网。

三抓苗头隐患。强化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推进工作由过程管理向源头治理转变,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

一是建立安全隐患和事故省级直报制度。市、县和企业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在按规定逐级上报的同时,必须直报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必须第一时间同时直报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二是抓好异常事件的分析评估和经验反馈。高度重视异常事件的发现与处理,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准确完整记录,立即明确专人负责,分析查找设备、管理、规程等方面的漏涧,及时治理根源性问题。各级开展安全生产检查,要把异常事件作为重点,全面细致核查;并把有关情况向相关的行业领域进行经验反馈,指导解决好类似事件。三是把隐患当事故依法依规处理。加强对隐患的辨识、评估,制定隐患分级分类标准,逐级逐类明确排查责任、整改要求,期限内整改不到位的依法停产整顿。对单位未查出、经检查发现的隐患,历次检查屡禁不止、屡罚不改的隐患,群众反映、举报属实的隐患,要一律视同发生事故严肃处理。

四抓日常监督。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常态化、不间断、闭环式的监督检查。

一是强化各级安委办力量保障。赋予各级安委办独立的工作职能和权限,抓好编制增设、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尽快实现省、市、县安委办实体化运作。二是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推进企业内部监督标准化建设,原则上每个企业都要设置专门的安防部门、安防岗位,配备专门的安防人员,重点企业应设立安全总监。企业要每天开展安全巡查,自查自纠、即查即改。三是强化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企业的监督。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采取“双随机一公开”“四不两直”、异地交叉执法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应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督”的原则,选派专门人员实施常态化驻点监督。四是强化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下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督。组建常态化安全生产专项督导组,从省、市、县部门单位抽调懂行的专业人员,分期分批下沉到各市县抓督导、送服务、抓落实。五是强化纪检监察部门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督。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应把安全生产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建立与有关政府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及时掌握情况,采取函询、提醒、约谈、诫勉等措施,从严治理不作为、慢作为等行为。发挥人大执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法检司法监督等作用,共同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措施落地。

五抓严惩重罚。坚持总体从严,采取“长牙齿”的制度措施,对任何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对任何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

一是从严监管企业。从严把关、从严审批,从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企业的违法违规、弄虚作假行为,包括存在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隐患走过场、执法检查发现问题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发生安全事故等,一律依法给予顶格处罚,该停的停、该关的关。同时,把企业负责人安全责任履行不到位,纳入诚信体系,实施联合惩戒。二是把安全生产全面纳入考核表彰奖励体系。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各类考核、表彰、奖励,要加大安全生产方面的权重,并确定“一票否决”事项。凡是在安全生产上存在重大问题的,不论地方、部门、单位还是个人,一律不得考核为优秀,一律不得获得表彰奖励。三是探索实行量化问责。针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根据隐患数量、隐患和事故性质、责任落实等情况,制定科学具体、量化可行的问责标准。同时,要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工作做得好的给予奖励。

六抓本质安全。在“治本”上下功夫,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一是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要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都要推动设备更新,使用安全标准更高的设施设备;都要加强智能化改造,抓好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提高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二是完善信息化监管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安全生产问题实时发现、处置监管、风险监测预警等信息平台,实现对问题、隐患、事故的全流程监管以及事故原因的倒查追溯,实现对重大危险源企业的实时监测、动态评估和预警处置,增强监管的有效性。

七抓应急处置。坚持未雨绸缪,做好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充分准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

要完善应急预案,抓好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强化物资、设备、经费等保障,确保关键时刻喊得应、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科学有序组织开展救援,尽最大努力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对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要作出应急演练强制性、制度性安排,在时间、频次、规模等方面提出明确具体要求。要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演练,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企业每个月开展一次演练。要加强对演练效果的评估,并持续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

八抓社会共治。调动全社会参与,切实用好企业职工、社会群众、行业专家、新闻媒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加强信息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通过政府网站、广播、电视等媒介,多渠道发布安全生产信息,对事故隐患、隐患整改、事故救援、事故调查等,提高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为社会公众参与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强分析研判,正确引导舆情。二是实行有奖举报。建立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设立专门的监督投诉渠道,凡是举报隐患线索、违法违规行为的,要给予重奖,而且及时兑现;要鼓励企业职工查身边隐患、保生产安全,对查出隐患的要给予奖励。


信息来源:泰安市市场监管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